虚拟摇杆是原罪?手机玩动作游戏的那些事

时间:2024-11-01 15:55:35 来源:官方 作者:官方

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,可能需要先说一点冷知识:虚拟摇杆并非是手机游戏厂商发明创造的,严格意义上来讲,它的专利属于任天堂。

2018年,任天堂与《白猫计划》对簿公堂,指控该游戏开发及运营商Colopl侵犯其专利权,并索赔44亿日元。

在该案件中,Colopl涉嫌在新申请的所谓“单手操作设计”专利中,包含任天堂之前申请的3734820号专利: “弹性操控”。


专利图面

这个略显晦涩的名称,就是现在玩家经常在手游中见到的虚拟摇杆,这项技术在《马力欧64 DS》应用地较为明显。在该游戏里,玩家除了可以使用摇杆和方向键控制角色之外,还可以用笔控制下触摸屏,实现单手操作。


是不是跟现在自由虚拟摇杆的模样很像?

而另一款游戏《银河战士猎人》也同样使用了这项技术。触屏除了展示道具,还可以用来控制视角和瞄准敌人,只不过当时NDS还是电容屏,操控精准度和灵敏度对于FPS来讲都不算太理想,很多玩家必须额外套上触摸屏专用指套,才能较为顺畅地体验这一功能。

虽然受限于硬件导致游戏体验一般,不过这项理念其实是非常超前。NDS诞生于2004年,而让手机行业产生巨大变革的iPhone,则是在三年后推出的,在此之后,虚拟摇杆才随着手游类型的增多,逐渐进入到更多人的视野。


《水果忍者》和《愤怒的小鸟》当年风靡全球

对于当今的手机游戏来说,“虚拟摇杆”这项技术较以往无疑是一种创新,而若称其为妥协,其实也没什么问题。

显而易见,大多数手机在默认包装中都不会提供额外的输入设备,玩家几乎所有的交互都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和触摸屏幕来完成,在这种情况下,无论是控制人物移动,还是精准选择方向,虚拟摇杆几乎都可以提供解决方案。

不可否认的是,在近几年的细分市场中,也陆续出现了带有物理肩键的设备,以及专用的手机游戏手柄,这样的发展趋势确实值得肯定,但对于消费者来说,享受新技术的同时,也要承担额外的购买费用。所以对于更多玩家来说,有虚拟摇杆“凑合着用”仿佛也就够了。

除此之外,手机游戏市场本身与传统主机游戏市场也有着较大区别,游戏产品更多考虑的是设备兼容性和玩家适应性,抛弃成熟的虚拟摇杆模式,转而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发全新的交互模式,让很多厂商认为这有些得不偿失。

而动作游戏向来是玩家吐槽虚拟摇杆的“重灾区”,很多人都认为“搓玻璃”会减少搓招快感,也容易误触。一些开发者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,并且探索出了一些全新的操作模式,比如《Shadow Blade》就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。

在这款横版动作游戏中,所有交互都通过手势来完成。按住屏幕左右两侧,可以控制忍者移动,向上滑动为跳跃,在空中滑动手指可以实现空中冲击,游戏则通过巧妙的障碍物和道具,引导玩家做出一系列炫酷的跳跃冲击动作。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误触率,还让玩家有种身临其境之感。

而在更早期的《Combo Crew》中,可以通过手势攻击选定敌人,配合长按蓄力、双指滑动和短按防御,手势简单但极具策略性,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