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世界即将被吞噬 你可以来这跟众神聊聊天

时间:2024-11-01 15:53:45 来源:官方 作者:官方

近期NASA公布了一组地球今昔对比的照片,可谓触目惊心,原来以现代人类的“破坏力”,足以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,就让曾经的湖泊、森林和冰川失去了本来的面目。

近些年来,全球变暖等老生常谈的话题依旧频繁见诸报端,仿佛多年过去并没有明显改善,而普通民众的悲观情绪也日益上涨,以至于在在社区讨论中,很多人都喜欢用“毁灭吧,我累了”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。

相应地,艺术市场也敏锐捕捉到了这种情绪,探讨人类未来和展现所谓末日场景的的影视和游戏作品也越来越多。创作者们都想抓住这种强烈的情绪冲击,进而让受众产生共情。

但可惜的是,很多带有“世界末日”设定的作品都差强人意,它们大多都把即将毁灭的世界当做简单的背景板,甚至为了渲染其他主题,出现各种自相矛盾的情况。比如《上海堡垒》电影中的许多设定就根本经不起推敲,竭力渲染悲壮的片段也因为逻辑缺失让观众哄堂大笑,甚至因此荣膺B站观众最害怕的恐怖片榜单——因为弹幕里全都在刷“害怕”。

而游戏领域里的很多强调末日生存的产品,也是简单将世界毁灭归结于“丧尸”等要素,虽然看似合理但也经不起太多推敲,而像《解神者》这种能够在剧情层面自圆其说的游戏[11] ,则更是少之又少。

《解神者》虽然没有完全从科学的角度来创作剧本,但它巧妙结合的二次元与神灵等主题,倒确实能让每个看到游戏简介的人对剧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。

在游戏中,人类几千年文明放肆发展所积累的“因果”,致使世界上出现了共有九种天灾形态的“蚀”,并且让人类的所有科技力量瞬间喑哑。“蚀”的出现几近摧毁了人类文明,并波及了众神的土地。而幸存下来的一部分人类变成新神,在玩家的见证下,与原有的神灵共同抵御文明危机。

而在此基础上,游戏也引入了一些当代天体学和热力学原理并加以解读,比如“因果不可逆转换”的熵增原理,还有第四章第一幕中出现的“大过滤器”理论等等,都体现着游戏里的末世设定,并非只是流于表面的边缘设定,而是为世界观提供整体支撑的重要注脚。

虽然《解神者》在拯救世界这件事上更加专业,但不代表玩家一定要了解这些枯燥的名词。玩家作为与众神联动的“排头兵”,还是需要依靠后者的力量战胜敌人。

作为一款主打Roguelite玩法的游戏,《解神者》去除了Roguelike中一命通关和死亡成本过大等硬核设定,让每场战斗都有着类似割草游戏的极致体验。

得益于游戏良好的技能响应速度以及优秀的BOSS设计,《解神者》做到了“小怪刷得爽,精英怪刷得值”。面对众多“喽啰”,玩家可以感受到伤害数值狂跳的快感,而难度适中的精英怪不仅能让玩家在游戏结束后更有成就感,期间掉落的“神迹”也可以给接下来的关卡提供更加有趣味性的游戏过程。

“神迹”作为《解神者》的特色内容之一,在战斗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。玩家在进入下一章地图或是击杀精英怪之后,都可以从多个备选“神迹”选择一项,其作用类似于地牢游戏中系统随机赠送的被动词条。

这样的设定就像是在抽彩票,能够显著缓解玩家的“打工感”,并且能够照顾到角色培养进度较慢的玩家,可谓是将刷图体验做到了极致。


很多神迹的名称都令人忍俊不禁

前面提到,玩家需要“借用”众神的力量,而这些神灵在游戏中就是可以抽取的角色“神格”。

在“神格”的设计上,《解神者》借鉴了众多中外神话故事,让几乎所有角色的名称和背景都能有所考证。并且比较少见的是,游戏中的神格并没有简单按照角色类型划分,而是通过地域来区别各个神格,比如华夏、高天原、埃及和印度等,而这种与现实有一定程度融合的分类方法,也进一步拉近了玩家与游戏角色之间的距离。